学术商院 | 喜报:丁辉科研博士后、李广众教授合作论文被中文高水平期刊《经济学》(季刊)接受发表

  

  近日,商学院丁辉科研博士后、李广众教授合作论文“银行业竞争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被国内权威期刊《经济学》(季刊)接受发表。

 

 

 

  研究背景

 

  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推动共同富裕,除了需要维护和保障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需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让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系列积极影响: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刺激消费需求释放,缓解高资本要素收入可能导致的“低消费—高投资”结构倾向,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减轻社会保障压力,减少社会冲突。因此,探究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和发现

 

  本研究以我国2000-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银行业竞争显著提高了当地上市公司职工的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在双重差分估计、工具变量检验、GMM估计、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机制检验表明,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是银行业竞争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渠道,银行业竞争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提高了职工薪酬水平,促进了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但对于企业整体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人均资本水平则没有显著影响。

  

  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业竞争显著提高了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但并没有影响管理者的劳动收入份额。对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中西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大。

  

  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如下:第一,现有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重要影响,但主要从直接融资维度探讨其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较少关注间接融资市场发展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本研究为微观收入分配变化的驱动因素相关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与经验证据。第二,现有研究较多关注银行业竞争与企业投融资行为间的关系,较少涉及对要素收入分配影响的探讨,本研究为银行业竞争的微观经济后果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

  

  

  论文信息

 

  丁辉,刘新恒,李广众. 银行业竞争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经济学(季刊). 2024, 24(04): 1343-1357.

  

  DOI: 10.13821/j.cnki.ceq.2024.04.19

  

  作者简介

  

  

  丁辉,中山大学商学院科研博士后,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公司金融、国际金融等。主持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阐述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国家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经济学》(季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和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

  

  

  李广众,中山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获聘深圳市“鹏城孔雀计划”特聘岗位、中山大学逸仙优秀学者。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阐述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首席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世界经济》和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Review of Finance、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Financial Management、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