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百年校史 赓续红色基因 ——“党旗飘扬 筑梦领航”学生党建系列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对学校光荣历程和校园多彩文化的了解,不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赓续学校红色基因。4月22日,我院组织2021级全体本科生参观校史陈列馆,校史馆分为“中山手创”“人民中大”“勇立潮头”“奋进一流”四个单元,融合文字、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了中大的历史传统,蕴含中大的文化精神。在校史馆的大力支持下,此次我院185名本科生参观活动圆满完成。

 

学生心得

 

2021级本科生 胡钰晗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观中大校史,知中大兴替,育中大情怀。参观校史馆,用心去感受中大历史的温度,找到自己有共鸣的故事。了解校史,是我们致敬英雄、感恩前人、吸取智慧、陶冶情操很好的途径。在讲解员的细心精彩地讲解下,一张张褪色的老照片,一字一句历史的阐述,像阵阵回声敲在我们的心头,我们感叹于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投身教育与科研的热忱之心,也心怀自己身为中大学子的自豪,更唤起我们为校争光的热血!

 

2021级本科生 蒋佳怡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伴随着解说员铿锵的语调扬起,同学们的目光多了几分坚定。

       4月22日上午,我班同学分两批参观了中山大学校史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领略了中山大学98载的如歌岁月,这不仅是一部广东乃至全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缩影,亦是多少代中大人近百年来兢兢业业做学问、勤勤恳恳探未知的深厚积累。“学海汪洋,毓仁作圣,大学毕业,此其发轫。植基既固,建业立名,登峰造极,有志竟成”这是中山先生在广东国立大学校长就职仪式上的题词,也激励我辈有志青年发扬校训精神,不断充实自我。

 

2021级本科生 张岚

       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百年校史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革命先驱中山先生手创,谁将声震寰宇,必将如云漂泊,此后为躲避战乱,中大坚持办学,曾多次迁校,虽历经艰难困苦,但矢志不渝。各路杰出人才纷纷投奔中大的怀抱,透过那泛黄的纸张,穿过时间的长河,我们可以看到前辈们的思想在今日依旧熠熠生辉。着眼于现在,今时的中山大学,且将新火试新茶,赓续往日的薪火,在文理医工商等多个方面书写了灿烂辉煌的篇章。而我,很荣幸能成为这康乐园中的一名学子,沐浴着岭南的阳光,接受这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浸润。

 

2021级本科生 张睿佳

      我所在的地方,曾有人来过,将来也会有人到来。在校史馆这个时间胶囊里,我被放置在历史的绳索之中,这份联系感随着参观过程的推移逐渐加深。从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起,我有幸成为中山大学的一份子,而这份归属感在参观校史馆的过程被唤起。走过狭长的甬道,左右是建校之初竭尽全力的先辈们的面容,仿佛就在他们的注视之中向前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建立、迁址、躲避战火,雷马屏营中弦歌不辍。走到那面写满教授生平和研究领域的墙边,看到曾在他们生活的时空中存在着的书籍安然躺在玻璃展柜里。走到展览中山医的历程的墙边,仰望那些名字,还有感念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人。在时空中辗转前行,联系着指引着我的情感线,是我们都共同存在于“中山大学”这一集体精神之中。历史的时间线推移到了我所经历过的年岁,到了疫情之年,到了几个月前。师兄师姐那些鲜活的榜样;光辉的成就,就在发生着,正在被书写着。我被脚步推到了馆外的阳光之下,曾有人来过,将来也会有人到来。我在这里有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存在的位置。这就意味着我是这个共同体的一部分吗?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成为中山大学的一员。

 

2021级本科生 杨文坚

       今天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商学院大一学生集中参观了校史馆。校史馆陈列了许多学校发展历史的见证物,也留下了很多先驱伟人的事迹。我们看到了中山大学的首创精神,近百年来的风雨历程,深深感受到自己肩上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作为一名中大学子,心里对于光明前进道路的向往又光亮了几分,激励我勤奋学习。以前辈们为目标,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除了学校的历史,我们还了解到学校未来的规划,同时我也对中大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1级本科生 孟祥宇

       走进校史馆,跟随志愿者的讲解,我对中大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见到孙中山先生所题的“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校训,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这沉甸甸的十字训词,并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字面,而是历届中大师生毕生座右铭。作为中大学子的我们,也理应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定前行,不负中山先生对我们的期许,成长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