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微信公众号】疫情防控不松懈,这些中大人怎么上课?
近期我国疫情多发频发,教育系统疫情防控面临复杂严峻形势和挑战。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教学“不打烊”,线上线下等效同质,中大在三校区五校园开展线上教学,通过多种方式保证按时上课,一起上课,即使师生身处不同的校园或省市,通过网络相聚“云上课堂”。
01深圳校区整体管控 全部课程线上教学
春季学期开始,深圳突然爆发的疫情,打乱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部分师生返校安排。学校快速反应,开启线上教学。
位于深圳校区的医学院,《医学影像学》《诊断学》等课程教学团队立刻调整教学方案。虽然没有了熟悉的三尺讲台,没有了悠扬的上课铃声,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开展了多门课程的线上教学。
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主任、附属第七医院教授周列民进行《诊断学》线上授课
附属第七医院教授罗柏宁讲授《医学影像学》,医学院、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何裕隆教授现场巡课并进行交流
师生线上交流
02跨校区教学受阻 老师线上授课学生线下集中听课
家住珠海、深圳校区的老师,无法赴广州校区上课?
家住广州校区的老师,无法赴珠海、深圳校区上课?
“我地呢个地方,从来无有使惊!”(摘自广东粤剧院的防疫宣传片《抗疫有我哋》歌词)
深圳校区商学院讲师朱丹丹本学期为广州南校园2021级本科生开设了《宏观经济学》课程,但由于深圳校区管控,教师无法前往南校园上课。朱老师充分备课,开展线上授课,并安排了南校园的助教和课代表在课室现场维持课堂秩序,协助开展答疑互动。学生按点到达课室,在课堂上在线提问,与老师进行互动,尽量还原了真实的课堂教学与互动效果。
2月28日,商学院讲师朱丹丹线上为2021级经管实验班本科学生讲授《宏观经济学》课程
来自珠海校区的莫梓伟副教授本学期承担了广州南校园2021级经管实验班《概率统计》课程教学任务。课上莫老师使用PPT展示、屏幕板书等方式,提升讲授的流畅性和生动性。学生在课程微信群里在线文字、语音提问,老师即时回答,增强了师生互动性。课程助教线下维持课堂秩序,并协助师生开展答疑。
莫梓伟老师给2021级经管实验班学生线上讲授《概率统计》课程
软件工程学院老师王乐球给2021级智能实验班本科学生线上讲授《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实验》课程
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艾彬给2020级海洋科学专业本科学生线上讲授《海洋地图与测量学》课程
03有同学因疫情无法返校?教学直播平台线上学习
还有一些家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同学和国际留学生未能返校,学校通过教学直播平台,开启了线上学习。
全校的公共课室已安装上线了雨课堂直播平台,全校师生的用户数据信息均已导入雨课堂教学平台,并实现了学生选课数据关联,公共课室线下课堂的教学内容可通过雨课堂同步在线直播,未返校同学可同步线上课堂学习。
课室内可通过雨课堂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教学
岭南学院副教授李兵给2020级国际商务专业本科生线上线下同步讲授《计量经济学》,未返校国际留学生在家上网课
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陈淑梅线上为全校国际留学生讲授《高级汉语》课程,留学生在家上网课
同学们热情满满,认真参与到网课学习中
04学校:一课一策 一生一案
春季学期开学以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学工作进行了统筹谋划。学校多次发布相关的工作通知,通过本科教务系统信息平台数据,及时将未报到(未返校)学生名单及其选课课程清单发给全体开课单位,组织各院系按照“一课一策”和“一生一案”的原则研判制定线上教学方案,精准摸查因疫情无法返校的教师和学生,逐一落实每门课每位师生的教学安排。
为做好线上教学保障工作,方便教师进行线上教学管理、与学生互动交流,学校对公共课室进行了线上同步教学升级改造,推进雨课堂与多媒体教室功能的融合与扩展,安排专人向教师提供雨课堂教学平台的技术辅导与咨询,服务“线上+线下”的双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保证未返校师生也可以“正常上课”“一起上课”,做到“教学不中断、学习不停顿、标准不降低”。
公共教学楼多媒体工作人员为线上教学提供技术支持
经统计,截至3月15日,我校通过身份认证绑定雨课堂的师生共20244人,教师在线教学中利用雨课堂的教学活动功能,开启直播授课、发起预习课件、发布试卷等课堂互动次数共达17335次。
疫情也许改变了教育方式,但并未改变教育的温度。新学期,新征程,新作为,新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