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 吴小龙、肖静华、吴记:当创意遇到智能: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案例研究

当创意遇到智能: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案例研究

 

 

文章来源

 

作者:吴小龙(中山大学商学院)

          肖静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吴记(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3年第5期


文章主要内容

       摘要:随着市场供给的竞争加剧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多变,企业既希望能创造原创性的产品,又希望能高效匹配用户的异质需求,二者兼顾对产品创新而言是巨大挑战。然而,AI的出现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条件。本文基于一家智能创意广告企业的案例研究发现,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人与AI的协同既能有助于实现创意的多样化,又能有效匹配用户的异质需求,据此提出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模式。研究表明:(1)大数据构成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资源基础,AI智能设计、联合计算和即时分析构成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能力基础;(2)产品创意智能化、异质匹配与市场洞察、产品创意更新构成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过程机制;(3)人与AI的协同不仅有助于促进产品创意与用户异质需求的匹配,还有助于启发人的创意思维,从而实现创意与效率的平衡。由此,将现有AI作为产品创新辅助工具的研究拓展为AI作为创新主体与人协同创新的研究,提出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启发式验证,区别于以往研究的经验验证与数据验证而形成创新,丰富数字经济时代的产品创新理论内涵,为企业应对产品创新中创意与效率的兼顾难题提供启示。

       关键词:产品创新  人工智能  人机协同  启发式验证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AI)日益成为提升组织竞争力、引领组织创新的战略性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加快AI等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壮大AI、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围绕AI应用的研究成为服务于经济主战场的重点议题。AI的发展催生了人与AI协同的新情境,推动创新范式的变革。

       长期以来,产品创新面临创意与效率的双重挑战。一方面,独特的创意有助于树立新颖的产品形象,拓展产品边界,引领市场方向;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基于市场数据进行迭代分析,研发匹配消费需求的产品,以低成本可复制的方式提高创新效率,获得竞争优势。然而,单纯追求创造性可能会导致产品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难以将创意有效转化为市场绩效;单纯追求高效率则可能会引致产品效用衰减,用户审美疲劳而使市场竞争力下降。随着市场供给竞争加剧和消费需求快速多变,产品创新中应对创意与效率兼顾的挑战日趋严峻,如何在保持产品创意的同时高效匹配用户异质需求,既是企业面临的焦点问题,也是产品创新领域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主要内容

       AI如何与人相互协作,使产品创新有效应对创意与效率的两难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一家智能创意广告企业作为案例对象,聚焦设计人员、算法工程师与AI的协同过程,剖析其协同机制,揭示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启发式验证方式。

       本文数据收集历时4年,包括深度访谈、二手资料和现场观察。研究表明,在智能化广告设计中,设计人员、算法工程师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由产品创意智能化、异质匹配与市场洞察及产品创意更新三个阶段构成。其中,用户特征、行为等大数据构成资源基础,同时,每个阶段均有相应的AI能力作为支撑。由此,既能提升广告创意的丰富性,也能提升广告创意的有效性,从而应对创意与效率的兼容难题。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案例分析,获得3个主要结论:第一,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基础。大数据构成人与AI协同创新的资源基础,智能设计、联合计算和即时分析构成人与AI协同创新的能力基础;第二,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过程机制。将设计人员的创意能力、算法工程师的技术能力与AI的计算能力有机结合,通过产品创意智能化、异质匹配与市场洞察及产品创意更新,实现产品创新;第三,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验证。人与AI的协同不仅有助于促进产品创意与用户需求的匹配,还有助于修正设计人员的经验偏差,启发设计人员的创意思维,形成“启发式验证”,从而实现创意与效率的平衡。

       本研究为企业应对创意与效率的双重挑战难题提供了两方面的启示。一是设计人员、算法工程师与AI共同形成的协作关系为产品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未来,AI在产品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企业需要探索人与AI的协同模式,降低创新风险。二是本文提炼出产品创新的启发式验证方式,有助于企业构建提升产品创新效能的机制。一方面,企业需要将设计人员的创意优势与AI的分析优势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设计人员需要改变对数字技术的认知,通过AI优化自身的创意,从而提升创新的有效性。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包括:第一,与现有设计人员主导或用户主导、AI作为辅助工具的产品创新研究不同,本文将AI作为产品创新的主体,探究产品创新中人与AI协同应对创意与效率兼顾挑战的机制。现有研究表明,设计人员主导的产品创新主要应对创意挑战,用户主导的产品创新主要应对效率挑战。本文指出,大数据构成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资源基础,AI智能设计、联合计算和即时分析构成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能力基础,产品创意智能化、异质匹配与市场洞察、产品创意更新构成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过程机制。由此,突破以往的产品创新约束,基于人与AI的优势互补,使创意与效率兼顾成为可能。通过揭示人与AI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协同的内在机理,拓展了产品创新研究的主体视角而形成理论贡献。

       第二,与现有产品创新研究提出的经验验证与数据验证不同,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提炼出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启发式验证。现有研究表明,设计人员主导的产品创新价值验证主要采用经验验证,用户主导的产品创新价值验证主要采用数据验证。本文指出,设计人员和算法工程师通过训练AI,使AI能拓展产品创新的丰富性和实现产品创新的高效性,并在验证产品创新价值的过程中修正设计人员的经验偏差,启发设计人员的创意思维,使产品创新具备更高的环境适应性,有效平衡创意与效率的关系。这一结论为探索数字经济时代的产品创新价值验证方式提供了洞见,丰富了产品创新价值验证的理论内涵。

       对于未来拓展,一是可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创新案例探索人与AI不同的协同创新模式;二是可分析市场、制度等外部因素和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等内部因素对人与AI协同创新的影响,为人与AI的协同机理提供更全面的解释。

 

五、写作、投稿、修改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随着AI的发展和应用,组织逐渐呈现数智化特征,以人与AI的协同作为基础,将涌现出动态、创生的组织理论,这是本团队致力于探索的方向。作者团队自2018年就开始关注组织中人与AI协同的议题,通过深入了解应用AI的企业,思考人与AI协同对组织的影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本文的案例企业有多年人与AI协同创新的实践,能够为应对产品创新中创意与效率的兼顾难题提供启示。经过近4年的持续调研,我们掌握了丰富的一手和二手资料。

       论文初稿完成后,首先,我们在团队内部进行了多轮报告,收集团队师生的建议,进行修改;其次,我们与多位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探讨,并参加了两次研讨会进行汇报,得到多样化的指导和帮助,对理论基础和研究缺口进行提炼;再次,2022年9月我们将修改后的论文投稿至“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得到3位匿名审稿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论文,有幸获得最佳论文,在论坛汇报时又收获了点评专家的建议;最后,在《管理世界》编辑部邀请的2位外审专家的建议下加强与文献的对话,继续打磨论文,形成终稿。在此,感谢《管理世界》给予的修改机会,感谢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这一学术交流平台,感谢所有给予帮助的专家,感谢编辑部老师极致认真的工作,使论文最终得到了更好的呈现。

       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于探索人与AI协同的组织理论,提炼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更好地服务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


文章刊发:

       吴小龙、肖静华、吴记:《当创意遇到智能:人与AI协同的产品创新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23年第5期,第112~126、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