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道,经邦济世,立德树人,筑梦远航”—— 中山大学商学院国际青年学者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1年12月25日-26日,中山大学第十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商学院分论坛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顺利举行。本次分论坛以线上交流为主,共分两场,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康奈尔大学、UCLA、纽约大学等国内外顶尖学府的60余位学者参加。分论坛由商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李广众教授主持,学院全体教研人员出席。

       分论坛开始,大家共同聆听了校长高松院士在学校主论坛上的致辞。随后,商学院李广众院长以“在商言道,经邦济世,立德树人,筑梦远航”为题,从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对学院发展情况进行介绍。

       商学院是学校在深圳校区成立的第一个人文社科学院,建设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作为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经管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学院自建院之日起就积极凝练特色,谋求与学校其他经管学科相关学院的错位发展。在理论经济学方面,力争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出思想,出理论,打造中大学派;在应用经济学方面,面向经济主战场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重点发展金融、人口-资源-环境-健康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在工商管理方面,致力于服务深圳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建设,结合深圳校区以医科与新型工科为主要学科的发展战略,重点开展创业、创新管理与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相关研究。

     学院围绕人才引进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及时对收到的简历进行筛选,每周至少安排一次集中面试。十四五期间,商学院将建立一支由80名以上专任教师,100人以上专职研究人员(含博士后)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现有本科生185人、研究生19人,十四五期间将建立在学本科生800人左右、硕博研究生400人左右、本硕博专业齐全、学生结构类别合理的“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学院正在建设大数据与商业智能实验室、行为科学实验室、经济分析与预测实验室、金融决策实验室,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输送高层次经济管理学科复合型创新型实践人才。

       分论坛现场,学院教研人员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方向,与学者们分享求职心得以及入职中山大学以来在教学、科研和生活等方面的经历体会。在轻松愉悦地气氛中,李院长和各位老师围绕学者们关心的学院教研岗位设置、应聘要求、考核及转聘晋升条件、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和办公设施环境等问题逐一细致解答。学者们也纷纷做出积极回应,表示此次分论坛干货满满,感受到了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商学院求贤若渴的诚意,并对接下来的面试充满期待。

       中山大学商学院正处建设初期,将积极融入学校三校区五校园新发展格局,坚持错位发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次国际青年学者分论坛已圆满落幕,我们真诚期盼与各位英才携手并肩,创造未来无限可能,续写春天的故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诚挚邀请来自全球的经管英才加盟,为建设中山大学世界一流经管学科共同奋进!

 

学者心声

       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中山大学2021年深圳论坛。通过学校和商学院领导的介绍,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山大学近些年的蓬勃发展和学校对人才的求贤若渴。在分论坛中,李院长非常耐心地回答参会者们提出的问题,让我对学院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互动中,李院长坦诚睿智的回答,以及其他教职员所展现出来的专业和活力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令人心驰神往。商学院未来可期,祝福越办越好!

——某“211”工程高校教授

 

       通过这次论坛,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人才招聘最新、最准确的信息。论坛全程高效有序的组织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商学院的分论坛中,学院领导与我们进行了非常深入的面对面交流,我充分体会到了院方对人才的珍惜和尊重,也对自己的学术之路有了更多的期许。

——北京大学应届博士毕业生

 

       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全面介绍了学校深圳校区和商学院的发展愿景,办学思路和当前整体状况,给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在分论坛中,李广众院长和各位老师结合自身的经验对求职者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回答,涵盖了科研教学、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各方面。从学校对引进人才的支持,可以看出中山大学是一个适合安心做研究的地方。

——康奈尔大学应届博士毕业生

 

       很荣幸有机会参加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以及商学院分论坛。我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商学院的文化和未来发展计划。商学院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学院,学术氛围好,院领导和各位老师亲切随和,平易近人。感谢学院对我们提问的耐心讲解,真诚、严谨的态度令我印象深刻。

——新加坡管理大学应届博士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