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兴丰阳 | 商学院“新新快车”实践团赴广东连州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社会实践活动

“宿兴丰阳”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引导青年人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7月16日至23日,中山大学商学院“新新快车”实践团前往广东省连州市开展2023暑期“三下乡”暨广东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度调研走访了丰阳镇大夫第民宿和夏冬民宿,深入开展了劳动教育实践和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并通过汇报和青年论坛活动交流总结暑期“三下乡”实践经验。

 

调研走访  

 

  民宿行业依托丰阳当地文旅资源与文化特色,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居住体验。为了深入了解丰阳民宿经营状况,团队首先实地调研走访了连州畔水庭院大夫第民宿和夏冬民宿,通过对民宿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采访和实地考察,具体了解了丰阳民宿的经营现状和进一步发展期许。此外,团队还实地走访了东陂镇民宿代表畔溪大院和朴宿喜度,向民宿主了解到其经营模式和发展优势。

 

大夫第民宿外观

大夫第民宿内部(局部)

团队成员面对面采访大夫第民宿工作人员

  

夏冬民宿外观

团队师生与夏冬民宿工作人员交流

团队师生走访朴宿喜度民宿

畔溪大院老板介绍分享经营模式

  

  在对多家民宿进行实地调研走访的基础上,为能进一步整合本土旅游资源,突出丰阳民宿发展优势,团队参观走访了坐落于畔水农庄的渔晟园。经专业人士介绍,团队了解了渔晟园经营模式,并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澳洲青蓝龙虾繁育池和渔稻共生基地,为后续探讨打造劳动教育研学基地和“民宿+渔晟园”模式提供经验参考。

  

渔晟园负责人向团队讲解经营模式

渔晟园负责人讲解特种养殖技术

团队成员参观渔晟园渔稻共生基地

  

  基于前期调研,团队多次召开研讨会议,以大夫第和夏冬民宿为典型,对当地民宿的周边环境、内部环境、经营模式差异等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并整合了大夫第和夏冬民宿各自的发展优势。在此基础上,团队充分结合调研结果和自身专业优势,做出了系列行动并提出进一步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有望推动丰阳民宿和文旅行业长期可持续化发展,推动丰阳民宿经济收益更上新台阶,为乡村振兴贡献团队智慧。

  

前江古村远景

团队成员徒步走过茶盐古道

团队走访丰阳古村

团队成员听当地居民介绍丰阳古村

  

  随后,在驻村干部和志愿者带领下,团队师生实地考察了前江铺茶盐古道和丰阳古村。途经南粤驿道,看着眼前的一草一木,团队探寻着岁月里的茶盐古道承载的文化气息;走过丰阳古村,看着身旁的一砖一瓦,团队聆听着风雨里古村落的盛衰起落。通过探访当地古村落,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进一步利用专业知识助力丰阳民宿与本土旅游资源整合发展。

  

劳动教育实践 

 

  7月17日恰逢当地赶集日,早上八点,团队成员前往丰阳镇,参观了丰阳特色牛肉干的制作过程,参与赶集活动,深入了解丰阳镇的风土人情。富有特色的产品、质朴热情的村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清晨的集市中,团队成员和村民们一起流连在各个小摊前,在一片热火朝天中体验最真实的农家风情。

  

团队参观丰阳牛肉干制作现场

  

团队在丰阳牛肉干制作现场合影

  

  7月17日下午,团队成员前往连州市红满天农业有限公司的花卉种植基地了解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据了解,基地主要种植花卉“红掌”,目前已建成“物联网智能主动化”管理系统,实现现代化标准生产,通过进一步整合土地、提高耕地价值,促进东陂镇西塘村集体经济发展。

  

花卉基地温室大棚内景观

  7月18日上午,团队成员前往连州市丰阳四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农村电商讲师、连州市丰阳四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帮岐为团队介绍了丰阳镇“农文旅+电商”模式的发展历程以及集体经营、共创共享的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在丰阳优品直播间现有带货形式的基础上,团队首创提出“带货+带游”的直播带货模式,并亲身参与直播带货现场,进行了初步尝试与实践。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台前幕后共同发力,推动直播活动顺利开展,直播间观看人数达到1991人次。团队成员收获了独特且珍贵的体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电商销售平台对丰阳镇农业发展、乡村振兴起到的辐射带动作用。

  

团队参与“带货+文旅”直播

团队在丰阳电商中心合影留念

  

  7月19日下午,团队前往连州市南岭珍羞茶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近年来,连州不断提升当地茶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通过扩大茶园种植面积、增加茶叶种植优良品种,提升茶叶加工生产技术水平,茶产业逐渐走向了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业科学系张凌云副教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体验了炒茶活动,亲手炒制绿茶,收获丰富。同时,队员们聆听张教授对茶学知识的介绍,一窥茶学的博大精深,在风雅的茶香古韵中对连州市茶叶产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体验炒茶过程

团队与张凌云教授等人合影留念

 

红色教育实践

 

  队员们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探寻革命先辈们在连州这篇沃土留下的足迹,在丰阳镇这片红色基因的沃土上描摹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

  

革命烈士冯达飞雕像

  团队先后参观了革命烈士冯达飞的故居和纪念馆,了解了他的一生。无论是他青年时期的求学之路,还是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以及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都深深感染着队员们。 

  

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烈士陵园,队员们怀着深深的敬重和敬畏之心,沿着阶梯向纪念碑走去并驻足瞻仰,深刻感悟革命先烈们的坚定信仰和家国情怀,感受到了他们的血泪付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文理学院旧址

团队聆听文理学院相关介绍

  

  团队参访了位于东陂镇西塘村的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旧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与介绍下,体会到当时高校学子艰苦恶劣的求学环境,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爱国知识分子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致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热情与革命斗志。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红色血脉、革命文化深深根植于连州这片沃土,历久弥坚,深远持久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连州青年为祖国富强、乡村振兴努力奋斗。队员们在真切可感的红色教育实践中激发了投身乡村振兴的斗志与信念,助力丰阳振兴发展的热情愈燃愈烈。

  

成果汇报

 

  经过前期的准备和初步调研工作后,团队依托丰阳镇的文旅资源,以丰阳古镇门楼为原型,打造出了独属于丰阳的文旅ip形象——“丰丰”和“阳阳”。丰阳古镇门楼外形构造神似可爱的动物考拉,门楼外墙颜色也与考拉相近,因此,丰丰和阳阳设计为两个不同的考拉形象。团队旨在通过丰丰和阳阳这一对可爱的形象展现丰阳淳朴的风土人情,提高丰阳镇文旅景观的知名度,依托对丰阳深厚历史底蕴的创造性转化,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IP形象设计

  

  同时,团队亦制作了相应的文创周边——线上的表情包和线下的徽章、帆布袋、钥匙扣。

  

IP周边衍生产品

  

  7月20日上午,中山大学校团委召开丰阳“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项目汇报交流研讨会,实践团派代表罗贤坤参会汇报项目进展,与来自中大的其他八支队伍进行友好交流与经验分享,并向学校领导、当地干部展示了实践团目前的调研成果与预期展望。

  

  

  7月20日晚,队伍部分成员参加了在丰阳人民礼堂进行的2023年中山大学连州乡村振兴文艺汇演活动。这场活动由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和共青团连州市委员会共同举办,集结了中山大学和丰阳当地的优秀文艺团队,以歌舞、武术、器乐演奏、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丰富的视听盛宴。团队成员李阔、陈怡洋作为队伍代表,和兄弟院系成员共同献上街舞表演《Dance the night away》,通过活泼欢快的舞蹈与丰阳人民一起感受夏日的喜悦。文艺汇演在合唱《跟我去丰阳》《山高水长》中落下帷幕,在悠扬的歌声中,大家对“共谱乡村振兴曲,携手青春连未来“的主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和感悟。

  

文艺汇演上场嘉宾合影留念

  

  7月22日上午,中山大学校团委组织召开中山大学连州乡村振兴青年论坛。论坛上,投身连州市发展的当地青年与中山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学生代表对如何利用好本土资源,助力连州市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7月23日上午,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中山大学·连州工作站揭牌仪式如期举行。实践团代表罗贤坤与兄弟院系学生代表一同向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进行项目汇报,介绍了中山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连州丰阳对电子商务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汇报展板

 

小结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社会实践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中山大学商学院“新新快车”实践团立足调研实际探讨提出助力民宿发展新策略,开拓文旅直播助力乡村振兴新渠道,寻求丰阳镇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可能性,深刻感悟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作为商院学子,我们当秉承党和国家精神意志,发挥学科优势,利用专业知识解决乡村发展难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团队成员心得 

 

  很开心能有机会和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伙伴一起圆满完成此次丰阳调研之旅,前期我们协作完成初步方案与IP形象设计,后面又一起展开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丰阳民宿以及周边文旅资源的情况,探索尝试直播带货与文旅资源推广的结合,提出青年视角的建议与方案。短暂而又充实的几天经历了许多紧张困惑的时刻,但更多地,我们体验到的是并肩作战的欢乐。下乡前未曾料到可以收获如此宝贵的体验与情谊,谢谢老师和所有队友包容新新快车这支新生队伍的不成熟,陪伴它的成长。

  ——陈焯红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此次三下乡的调研活动。在对丰阳民宿的实地调研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到民宿行业商业新模式新思路的革新以及后疫情时代下旅游业的发展逻辑;和大家在研讨会中激情澎湃的思维碰撞与头脑风暴,让我感叹众人拾柴火焰高;汇报前夕呕心沥血地完善调研报告的经历依旧让人热血澎湃;田园风光旅途中的欢声笑语给我会心一笑的回忆……期待下一次再和大家一起合作!

  ——梁经业

  

  为期八天的丰阳调研,有过很多次焦头烂额的“疯狂”时刻,但更多地,是成长与合作拼凑起来的快乐时光。行程紧密、任务繁重、成员数量和经验相对其他队伍也算不上优势,但就是这样,我们终于还是挑战完成了曾经的"不可能"......疲累在完成的瞬间被极致的喜悦所覆盖。不得不说,迎接挑战、携手共进的感觉,确实很爽!

  ——张子怡

  

  非常高兴能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在丰阳开展了为期八天的调研活动。在这期间,我们一起调研民宿状况、一起探索丰阳及其附近的文旅资源、一起尝试文旅推广和带货直播的首次结合,一起讨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短短八天,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努力,为丰阳民宿以及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我们的建议和方案。虽然仍有不足,但我们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成长,在将来也会更加努力,更加坚定地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翟相宜

  

  这次调研让我收货满满,不仅锻炼了自身能力,同时认识了一批有才又有趣的伙伴们。通过实地的走访调研,我们更加认识到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需要青年身体力行来推动。这次实践活动更是一次课堂,让我们的思想得到洗礼升华,让青春力量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罗贤坤

  

  为期八天的丰阳之旅十分令人难忘,很荣幸能参与到这次调研当中,和不同院系的同学交流合作。在丰阳镇赶集、参访民宿、炒茶、直播都十分让人难忘,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完善方案的过程更让我收获颇丰、久久难忘。

  ——肖钰琳

  

  三下乡调研活动,我们走到了很多地方,学到了很多新东西,让我知晓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不是简简单单一蹴而就的,拿我们此次调研的民宿举例,考虑的因素就有很多,需要不断创新,探寻新思路新模式,而这也让我深深领悟到“青年突击队”的意义,这些创新需要年轻人的力量,我们正值这个年纪,要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多思考,勇于尝试,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在这短短几天中,我和各个伙伴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配合,收获了课堂之外的友谊,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考验着我们文案撰写,ppt制作,讲演展示等能力,我在这些方面多多少少也显示了不足之处,希望在未来能够慢慢改进,做更好的自己。

  ——李阔

  

  非常荣幸能够与我们“新新快车”小分队的优秀成员们一起圆满结束本次百千万工程三下乡项目活动。在这四天里,我们一起早起熬夜,一次次修改方案完善内容;我们一起调研民宿,一遍遍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我们一起赶集直播,一次次感受新奇接受挑战;我们一起旅游炒茶,一步步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不管是前期的策划、中期的实践,还是后期的总结,我们都积极探索积极改进。这次丰阳之旅也让我收获颇丰,希望我们这次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连州市丰阳镇旅游业的振兴发展。

  ——蔡艺庭

  

  回想起,才发现我们一起走过好多地方。是大巴车内长途跋涉的疲惫,是安排满满的行程,是前江古道小桥流水的悠闲,是大夫第齐聚烧烤的欢乐……我们一起熬夜思考更完美的解决方案,我们一起讨论碰撞思想的火花,我们一起在凌晨为我们的成果欢呼……很感谢这次活动,让我学会如何将理论联系实践,也感谢我亲爱的队员们对我的耐心帮助,更要感谢老师地悉心指导和陪伴!“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我们的小小旅途就此告一段落,但我们将永怀热忱之心,奔赴下一段新的旅程!

  ——吴蕊

  

  三下乡的活动每天都安排得很满,同时也收获了很多。通过参加当地集市,我们走近了丰阳人民的真实生活;通过走访不同的民宿,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发展困境并为他们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和文理学院遗址,我们感受到了先辈们为民族复兴而无私奉献和付出的精神;还有通过直播带货、文艺汇演等活动,我收获了成长与友谊,也更加懂得了如何团结协作和如何高效率完成任务。本次三下乡活动,我受益匪浅,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未来也将会更加努力!

  ——陈怡洋

  

  此次的丰阳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坚定信心,同时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资源,让我见到了很多风景,积累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调研任务中,大家都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合作时即使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都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到可以更好完成任务的方法。很开心能和大家一起成长,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麦尔哈巴·买买提阿不都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