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 探索“青年公社”梦:中山大学青年公社思黍小队线上线下调研揭秘青年公社建立路上的“绊脚石”与“金钥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新观点新论断,强调“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为推动新时代城乡社区治理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城乡差异愈来愈大,乡村社区(包括城中村)的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提升乡村社区的治理水平,跳出原有固化治理模式,增强社区的活力和凝聚力,推动社区现代化进程,团队提出建立青年公社赋能社区现代化治理的方案。

  【“青年公社”是一个以青年为主体,以社区为平台,通过发动青年力量进行团结协作,参与社区治理、推动社区发展的创新模式。项目建设地为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红星社区】

 

 

  一、用好“望远镜”,主动“谋题”

  7月23日,商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张新楠带领团队与光明区玉塘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骆惠珺等街道代表、红星社区代表、振业集团代表开展项目座谈会,深入了解了红星社区作为城中村的发展现状,对振业集团打造的内部居住环境与外部社区环境有了整体把握,大致确定了团队的调研研究方向——为什么青年公社难以落到实处,并于会议结束后在张新楠副书记、贾晓丹老师、余斌凯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社区样板房进行有关社区基本情况的调研。

 

 

调研合影

 

 

社区文化墙及建设改造状况

 

  振业集团作为深圳市国资委直管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承担了红星社区原有“老破小”的自建房改造为新式长租公寓的任务。公寓内布局合理、空间利用到位、装修温馨舒适,租金处于合理范围内。因此,即使社区建设尚未完全成熟,仍吸引了一部分租户,其中青年占比60%左右。

 

 

 

 

 

调研青年公寓样板间

 

 

  二、用好“透视镜”,精准“破题”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因此,让青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必将提升社区的活力,推动社区的高效能治理。

  团队线上调研小组围绕个人基本居住信息、社区赋能、现代化治理相关内容及居民对建立青年公社的意见及建议制作了一份线上调查问卷,从作答中摸索青年公社建立的困难。

 

 

部分线上调研问题统计结果

 

  7月27日(星期六),团队线下调研小组前往红星社区,尽可能挑选居民闲暇的时间,围绕问卷中的问题,进行入户采访,深入、实地了解当地社区居民眼中社区所存在的问题、对于青年公社建立可能会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线下调研

 

  经过线上、线下调研、团队内部的仔细思考,和与社区的共同探讨,团队摸索出了当下青年社区建设的主要几个问题。第一,基础设施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服务设施缺乏、社区安全与安保不佳等。第二点,社区管理与运营问题,一方面物业运营不够智能化、未能及时与居民进行反馈沟通;另一方面青年住户的主观上积极性不高,客观上社区缺乏活动机制以及宣传力度不足。第三,青年需求多样化,多样性的来源则可能是个体在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背景、文化认同、心理发展阶段及其他现实因素的差异等。第四,社区凝聚力问题,较低的社区凝聚力导致居民可能对政治过程和社区决策缺乏兴趣,进而导致参与度下降。

 

 

 

 

调研剪影

 

 

  三、用好“放大镜”,高效“答题”

  面对上述可能存在的困难,团队也根据线上、线下的调研发现了不少创新有效的思路,在此给出一些可行方案,来为青年公社的建立破除前路荆棘:

  • 基础设施方面,加强基础建设、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安保力度维护社区安全。
  • 社区管理与运营方面,首先要提升物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其次,提升社区活动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塑造社区自身文化,建立起一个能让新时代青年自主参与社区治理的管理机制,对社区实现现代化赋能。
  • 青年需求多样化方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青年公社文化氛围,并在推进过程中时刻契合青年“感兴趣”“有收获”的需求,使他们有动力参与青年公社文化氛围的构建。
  • 社区凝聚力方面,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景观设计,构建社区自治体系。

 

 

  总结

  通过互联网平台,团队跨越了地域的限制,能够迅速收集到来社区居民的声音。团队惊讶于社区居民们对于改善社区治理的迫切愿望和独到见解,每一个反馈都饱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走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则是另一番触动心灵的体验。团队深入了解了社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居民的实际需求以及青年公社建立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这些真实的体验,让团队更加坚信“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或工程的名称,更是连接政府与民众、改善民生福祉的桥梁和纽带。展望未来,团队应当继续深化调研、精准施策,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真正惠及广大居民。同时,也应加强宣传引导,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和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共同绘制一幅幅更加美好的社区画卷。

 

 

  团队感悟

  在长达半个月的活动中,我们深入社区与街坊面对面交谈。我深刻理解了“青年公社”的具体内涵和社会意义,也坚定了为构建“青年公社”体系的决心。但在完成对样本社区的探访后,我们发现目标的完成困难重重。我们没有放弃,组员间互相鼓劲,发挥奇思妙想,积极讨论,解决问题。团队的力量让我非常感动,我也为此感到庆幸。除此之外,作为一个第一次参与社区项目的新人,此次机会让我新学习很多必须技能,包括探访技巧、问卷制作、报告编写等,我的社会经验得到了增加。当然,我们的调查和后期分析也存在不足之处,我会在下次的活动中努力做得更好!总而言之,这次活动让我在多方面受益匪浅,非常高兴能参与到“青年公社”的建设中来!期待下一次活动的开展!                     

  23级商学院蔡润钰——

  

  作为思黍小队实地调研小组的一员,在调研过程中虽偶有碰壁,但在和愿意接受访谈的青年的交流中获得了真实的需求与反馈。青年间天然形成的友好纽带,为我们的访谈营造了开放信任的氛围,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社区与青年居民的关系。每一次与青年的交谈,都是对社区自治潜力的挖掘。每一点真实需求的汇聚,都是推动社区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此次调研是我们对社区治理模式的审视与思考,更是对社区未来发展的探索与展望。社区自治并非坦途,仍需我们拓宽思路,不断思考。                       

  24级法学院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