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中山大学第二届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创新创业未来与发展分论坛”成功举行
9月27日,由中山大学主办,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百年校庆办公室、教育发展与校友事务办公室、商学院(创业学院)、中山大学·深圳创新创业与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山大学第二届创新创业发展论坛“创新创业未来与发展”分论坛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成功举办。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主题展开报告交流。
论坛现场
01
商学院(创业学院)院长李广众教授致辞并主持“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主题报告会。李广众指出,商学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积极适应国家与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发展战略,已构建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持续探索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期待通过本次论坛,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交流合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更加广阔的思路。
李广众院长致辞
02
iCAN/iCANX赛事创始人、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张海霞教授作“创新人才培养 科技成果转化”视频报告,展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果。iCAN/iCANX不断丰富涵盖创新创业大赛、学术峰会、科学直播的“赛课合一”体系,现已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个地区的超过1200所高校师生,收获全球范围内观众超三亿人次。张海霞指出,我国处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阶段,创新创业未来的发展,关键是要打通创新创业的“任督二脉”,汇聚高科技创新人才和专业化特色的创新创业服务,助力前沿科技产业升级,打造可持续的合作、共赢的教育模式。
张海霞教授作报告
03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院长俞红海教授作“金融科技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报告,详细介绍南京大学在金融科技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南京大学通过建立“金融理论知识与计算系统设计实现”双螺旋式进阶融合的课程体系、面向金融科技场景、以项目引导式学习和过程化考核为特色的实践实训体系和交叉复合人才培养协同管理机制和支撑保障体系,实现对现有专业体系的调整升级,为数字经济时代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俞红海教授作报告
04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万良勇教授作“创新创业教育引领未来”报告,介绍华南理工大学在双创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华南理工大学坚持“三创型”人才培养理念,率先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华工十条”等多项双创政策,点燃了广大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学生成果持续增长,孵化成效全国领先,带动就业和辐射地区成效显著。
万良勇教授作报告
05
商学院(创业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龙长春主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主题报告会。龙长春指出,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下,高校承担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完善的实践体系,不仅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关键举措,也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龙长春书记讲话
06
广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王满四教授作“面向高质量人才培养 打造一流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报告,介绍广州大学双创人才培养的特色理念与成效。广州大学“三全三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特色鲜明,建成了大学、政府与社会协同的培养模式。王满四指出,高校应深化内部协同,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积极推动“科研、教学、实践、孵化”一体化功能的健全与完善,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三全”育人。
王满四教授作报告
07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任荣伟教授作“藉以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大湾区高质量人才培养”报告,介绍数字革命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和解决路径。任荣伟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应嵌入新质理念,要与新质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并通过专创深度融合激励和支持更多大学生参与各种新质生产力创新创业大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任荣伟教授作报告
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本次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着跨学科人才培养及成果转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等论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一致表示创新创业教育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应继续深耕细作,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更大的力量。
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