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直属党支部开展“沐大湾区改革春风,启高质量发展新程”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青年学子爱国情怀,凝聚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奋斗力量,10月26日,中山大学商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代表等近50人前往深圳市盐田区中英街和大梅沙海滨栈道开展“沐大湾区改革春风,启高质量发展新程”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商学院直属党支部贾晓丹同志带队,学校组织部专职组织员陈彪应邀参加。
一、理论先行引领,思想光芒闪耀
当天,陈彪同志在去程的大巴车上领学《求是》杂志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行走中的党课。通过重点导学,陈彪同志启发同学们深刻领悟“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首要问题,引导大家深入思考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意义和重要工作,深切把握当代大学生在国家长远发展中应具备的使命担当。
二、回首街巷历史,厚植爱国情怀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在中英街历史博物馆认真学习。馆内丰富的历史资料和展品,生动展现了中英街地区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作为中国近代历史沉痛的民族屈辱史的特殊见证,作为曾经中英两方统治下两个世界的交汇前沿,作为当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深港两地合作的重要阵地,中英街独一无二的历史让同学们深切感悟中国从屈辱走向振兴的艰难历程。
座座界碑散布在中英街街道,历经百余年沧桑,成为深港发展百年变迁的无言见证。街道上有一棵古榕树,树根生在深圳一方,枝叶覆盖香港一方,被誉为“根在祖国,叶覆香港”,象征着深港两地“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历史和文化。如今,中英街的主街道两旁,店铺琳琅满目,尽显昔日“购物天堂”之风貌。它的繁荣,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的直观反映,体现了中英街作为深港合作窗口的独特魅力。
三、齐走海滨栈道,展望宽广未来
在大梅沙海滨栈道,大家清晰地看到香港的轮廓,感受深港两地一衣带水的紧密联系和大湾区的蓬勃发展。栈道一端紧邻盐田港,从曾经的小渔村,到现在的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盐田港的变迁是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同学们沿途回顾了盐田港的历史,从1984年的初步规划,到如今成为全球单体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盐田港的发展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商学院直属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学院发展,通过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并实践时代精神,推动支部建设与学院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学院将继续发掘地处深圳的创新优势,弘扬改革开放精神,为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高素质经管人才做出应有贡献。
活动感悟
在这次活动前,我从未听说过中英街,也从来没有想过有这样一条街会同利刃一般,曾划出两个世界。……没有无数先辈的不懈努力和自我奉献,就没有如今繁华的景象。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或冲锋陷阵,守卫家国,或发奋读书,报效祖国,成功地让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今,中英街前的警世钟已敲响了23次,庄重的钟声不断地提醒着我们当代青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23级本科生 入党积极分子 彭海晴
在讲解员的介绍中,我了解到中英街当下繁荣背后的诸多不易,从鸦片战争后香港片区的被迫割让,中英街一半落后一半繁荣的状况,到改革开放后中央对中英街建设的重视,推动中英街深圳管辖边的一日千里的发展。中英街不只是一条商业街,它的背后是中国近代以来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缩影。参观完博物馆再去游览中英街,我对中英街的感慨便不仅限于其当下的繁华,更是对每一处内蕴深厚的历史遗迹。
——2023级本科生 入党积极分子 王凯琳
中英街,这条如今熙熙攘攘、一度成为购物天堂的商业街,承载着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1899年,中英两国定界委员在沙头角勘定了新界北部陆地边界,此后,沙头角被分割成“华界”与“英界”。幸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独立、香港回归、民族复兴,如今中英街上赫然伫立镌刻着“深港合作,共创繁荣”字样的石碑。短短的中英街,有的是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抗争、崛起、复兴的缩影,有的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中国智慧。车水马龙间,走过街道,象征着历史的界碑石矗立依旧,告诫我们青年不忘历史、承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023级本科生 入党积极分子 刘晓琪
坐在海边的石头上,天色阴沉,风声呼啸,突然听懂了警世钟的悲鸣,“天何如是之苍苍兮,地何如是之茫茫;悲何如是之深重兮,痛何如是之断肠”。从丧权辱国到中华解放,从国运凋零到改革开放,百余年的光阴见证了民族无数的沧桑与辉煌,承载了深重苦难与璀璨希望交织的历史篇章。
讲解员的声音越发激昂,那口沉寂多年的钟在我耳边隆隆作响,我听见枪声炮响,听见人声激昂,我们肩并肩站立,好像看着中国从初生走向兴旺,我挺了挺脊骨,感受到了自强不息的力量。
——2023级本科生 入党积极分子 颜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