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耕耘路,笃行再出发——商学院召开第一届教职工大会暨工会会员大会第二次会议
1月9日至10日,商学院第一届教职工大会暨工会会员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深圳校区文学园召开。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龙长春主持,商学院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会。
大会现场
1月9日下午,龙长春书记首先向大会传达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学校2024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和学校文科发展大会的会议精神,强调全院上下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贺信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龙长春书记领学并述职
随后,院长助理纪洋汇报2024年本科教学情况。上年度学院教学秩序总体平稳,在一流课程申报、教学比赛等取得良好成绩。本年度学院将进一步调整教务流程,优化培养方案,加强学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纪洋院长助理汇报本科教学情况
副院长郑晓莹述职并汇报2024年研究生和科研工作情况。上年度学院研究生工作稳步推进,硕博招生、培养、奖励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健全;学院科研成果丰硕,论文发表数量倍增,成功获批“中山大学·深圳创新创业与科技金融研究中心”省级科研平台。2025年学院将努力提高科研管理与服务等工作质量,力争取得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郑晓莹副院长述职并汇报研究生与科研工作情况
党委副书记张新楠述职并汇报2024年学生工作情况。学院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不断加强思想引领,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坚持科研育人与双创育人,深化第二课堂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严管厚爱,优化学生日常管理,提升服务温度质效。
张新楠副书记述职并汇报学生工作情况
党委书记龙长春述职并做2024年学院党建工作汇报和2025年工作部署。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持续深化思政工作,强化思想引领,营造“大思政”氛围;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完善体制机制,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党员发展与规范管理和党对群团组织联系与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组织建设持续优化与改进。2025年学院党委将抓好思想建设,健全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加强组织建设,把全的要求、严的基调、治的理念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增强品牌建设,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龙长春书记述职并汇报学院党建工作情况
院长李广众述职并做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部署。2024年,商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三力”卓越的创造型人才,在校生人数过千。学院以经济基础理论与创新创业研究为核心,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积极承担科研任务,获批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和市校级科研项目19项,出版专著3本,撰写决策报告14篇,发表高水平论文71篇。学院聚焦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工作扎实推进。2025年学院将坚持“通专融合”、推动“交叉融合”、深化“国际融通”,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
李广众院长述职并做2025年工作部署
随后大会举行了颁奖与聘任仪式。李广众院长向上年度为学院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颁发杰出服务奖。龙长春书记、张新楠副书记为学院新聘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颁发聘书。
颁奖与聘任仪式
1月10日上午,全体教职工就创新创业实验班建设、本科与研究生教学质量提升、学院治理体系现代化等主题展开分组研讨。分组讨论结束后,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姜坤、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刘冰、本科教学秘书黄王韬依次做分组汇报。
分组研讨
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姜坤教授汇报
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刘冰教授汇报
本科教学秘书黄王韬汇报
随后,张新楠做学院工会2024年工作报告。过去一年,商学院分工会积极推进民主建设,成立代表团参加学校“双代会”,积极行使权利参与学校议事决策;支撑学院文化建设,通过举行教职工集体生日会、教师节座谈会等活动,创造各种机会促进教职工良好交流;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2024年获批实施两项校工会精品活动,并在校庆月运动打卡、校区趣味运动会、校运会等比赛活动中取得佳绩;以人为本关爱员工,打造舒适的工作和休憩环境,规范开支,做好帮扶、慰问等工作。
商学院分工会主席张新楠做工会工作汇报
大会最后,李广众院长进行总结。李广众高度肯定学院过去一年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本次大会的丰硕成果,鼓励全体教职工积极投身学院发展,聚焦课程建设、学术创新、教师引育等重点工作,为培育更多优秀商科人才贡献力量。
李广众院长总结
此次教职工大会的圆满召开,进一步凝聚全体教职工的力量,明晰工作方向,为学院未来发展筑牢根基。中山大学商学院全体教职工将以此次大会为新的起点,不断精耕细作,勇于探索,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共同推动学院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