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学子热议全国两会
3月4日至1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商学院学子高度关注并积极收看两会盛况,热议全国两会精神。
商学院工商管理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博士研究生梁静鑫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际,通过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我备受鼓舞、收获颇丰,深刻体会到新时代青年学生在国家发展中的责任与机遇。报告回顾了2024年我国各方面发展成果,并为2025年各领域工作指明行动方向,作为一名商学院博士生,我既满怀期待,更觉责任在肩,面对如此美好的蓝图与广阔的舞台,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将专业学习融入企业实践、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领域改革等贡献力量?值得我深入思考。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依托学校学院深厚的文化传统、学术底蕴和一系列产学研平台活动,立足当下,提升自我,持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科技素养和洞见产业趋势,努力成长为与民族复兴同向同行的行业拔尖人才。
商学院经济学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硕士研究生张仁杰
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在党的引领下,全国人民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
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加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增强对“两个维护”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时代共奋进,与祖国共命运。
商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
本科生林英桐
雪融冰河千帆竞,风暖神州万物欣。政府工作报告系统性擘画了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定力。报告将“新质生产力”置于重要位置,深刻揭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身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深感振奋!通过“人工智能+”专项行动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双轮驱动,政策既锚定技术革命前沿,又紧扣实体经济根基,体现了“先立后破”的方法论智慧。报告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的约束性指标,更凸显了绿色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辩证统一,标志着我国经济已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效率提升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立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坐标,我辈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接续奋斗,更需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躬身力行,构建素养体系,夯实能力根基,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汇聚青年力量。
本科生吴子兴(中国香港)
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描绘了未来发展的蓝图,尤其在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这些数字反映了国家稳步推动经济增长和保障民生的决心。报告中对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视也让我深感振奋,特别是推动新能源发展和降低碳排放的目标。作为香港籍学生,我看到香港与内地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能够为香港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深感肩负的责任。香港与内地的紧密联系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为国家繁荣和香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将不断提升自己,积极参与祖国的建设与发展。
本科生谭洁薇
又值“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彰显治理智慧。在过去的2024年,"稳"字始终贯彻国民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并在踏实的基础上寻求"进"的发展雄心,勾勒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清晰路径。5%的GDP增速、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8.9%、生产能耗降低3%,中国政府致力于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民生的平衡,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今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政府工作继续“稳”中求“进”,为“十五五”实现良好开局。提振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环境体现了政府工作的人文温度。对外贸易、科技兴国,培育新质生产力展现出政府工作的前瞻视野。报告中既有对现实挑战的清醒认知,又饱含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改革举措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向赋能,中国经济的巨轮必将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前行。
作为一名学生,我深知肩上责任之重。我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引,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方能不负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殷切期望。
本科生潘悠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关注2025年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两会期间所传达出的各项方针政策,彰显着党对国家发展的高瞻远瞩与精心布局。在经济领域,党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致力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经济学学子,我深刻认识到,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的背景下,青年一代肩负着重要使命。我将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聚焦“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创新、县域经济产业链升级等课题,深入基层调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新征程上,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坚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锤炼专业本领,投身时代浪潮,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