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湾畔的成长与收获之旅——商学院交换生庄锡怡分享交换经历
中山大学商学院“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结合学校和学院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交流学习渠道,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我们特推出“交换生分享”系列,展示学生交流交换风采,发挥朋辈示范作用。

交换生庄锡怡,商学院2021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在香港科技大学交换学习。
1
港科大的“快”与“慢”
在2024年的秋季学期,我前往香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港科大”)商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交换学习,这次交流经历也成为了我本科生涯中最难忘的体验之一。在港科大的校园,随处能感受到香港这座快节奏城市的影子。拿着三明治匆忙赶路的师生,飞奔向巴士站赶校车的同学,都让人在港科大的校园内感受到了香港这座城市的快节奏。港科大的一学期只有不到13周,每周的课程安排都非常紧张,作业、小测、期中、期末、小组展示、课程作业等任务的安排非常紧凑,我也开始体会到了港科大同学们对港科大“University of Stress and Tension”别称的调侃。
然而,在忙碌的背后,海边的港科大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份别样的从容。坐落于清水湾半岛的香港科技大学享有绝佳海景,晨曦初照或暮色降临时,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展现出独特而宜人的风景。在天气凉爽的秋季,在每天结束了一整日繁忙的学习之后,特地放慢脚步绕着海边的小路走回宿舍,在海风和远处淡淡的海浪声之下,仿佛一整日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在不太忙的周末,和新认识的好朋友们一同坐小巴去附近的清水湾沙滩和郊野公园闲逛,在放松的心情下迎接新的一周。

港科大的海景
2
港科大的学习与生活
港科大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咖啡厅的单人学习隔间,走廊上的开放讨论区,逸夫演艺厅外的学习桌,电梯间旁面对海平面的书桌等等,除了图书馆以外,几乎随处都能找到能坐下来学习的角落。在图书馆学到疲惫时,走出图书馆到开放的学习桌对着海或者草地换一个环境学习,马上又能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中。教学楼的走廊之间也常常有工科和机械专业的同学在展示和宣传自己制作的机器人,在同学们的热情邀请下体验新制作的机器人,也会感到是非常新奇的经历。
港科大图书馆一角
港科大给交换生提供了非常自由的选课制度,而我也非常幸运的在港科大选上了我喜欢的课程。在产业组织与企业竞争策略这门课上,教授在日常的上课之余还邀请了在香港政府企业竞争事务委员会任职的职员来为我们讲解真实的香港反垄断和企业竞争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在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中,教授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我和香港本地的同学们一起从电影《盗梦空间》的剧情中获得启发,为组织行为学提供了新的解释和分析的视角,我和组员们一起完成的课程作业也拿到了满分的成绩。
3
文化交流与体验
以交流生的身份前往港科大进行交流学习,让我收获了非常多难忘的体验。在开学的第一天,港科大制作了印有每个交换学生名字的纪念手册和纪念礼物,并组织来自各个国家的所有交换生同学一起前往赤柱和浅水湾进行集体活动,我也因此认识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的同学们。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取得了生物学的年级第一但却毅然决然决定转专业的瑞士女孩,在工作3年后重返校园读书的德国女孩,选择在毕业前休学一年实习的香港女孩等等,她们都敢于大胆地试错并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在与她们的交流过程中,我也获得了很多的触动与启发。
“新的价值往往产生于不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之间”,在交换学习的文化体验与碰撞之中,我收获了巨大的成长与进步。在港科大、在清水湾畔,在没有升学压力的大四,我度过了难忘的四个月的交流学习生活。我非常感激学校能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提供前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交流的机会。这份宝贵的经历也将激励着我不断成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