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榜样|听学长学姐的保研故事

       中山大学商学院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从而形成创造力,达成Integrity、Innovation、Influence、Identity培养要求。学院多位2025届本科生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和过硬的综合素质保研至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双一流高校,近日我们邀请了几位代表分享他们的保研故事。

 

中山大学商学院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从而形成创造力,达成Integrity、Innovation、Influence、Identity培养要求。学院多位2025届本科生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和过硬的综合素质保研至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双一流高校,近日我们邀请了几位代表分享他们的保研故事。

升学榜样:朱振楠

图片

商学院2021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保研至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GPA 3.85 专业排名11/200(并列)

2022-2023学年综测排名第一

曾获国家奖学金、小米奖学金

中山大学一等奖学金

道德风尚和文体艺术专项奖学金

省级大创项目(主持人)

中山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二星级志愿者

广东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

曾任商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班长

商学院“星火计划”本科科研训练营营员

中山大学书画协会总会艺术部部长

 

 

“当我走过保研季的百转千回,才发现这段不足两百日的征程,竟是一种要连过三关的‘百日淬火’,如今回望那些曾让我彻夜难眠的挑战,恍然惊觉馈赠早已藏匿其中。”

 

第一关:找准自我定位,打破信息壁垒,不做“迷路的仓鼠”

 

大三的新年,朱振楠独自一人坐在村口的大樟树下,抬头凝视着摇曳的树枝,陷入了沉思。他思考了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有哪些选择?我到底想去哪里?

这些问题并非片刻就能解答,“定位”亦非一蹴而就之事,它更像是在整理房间,起初杂乱无章,但越理越清楚。朱振楠把自己的优势劣势、城市院校偏好罗列在一张表里,广泛地从院校官网、微信、小红书等收集信息,最终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保研人画像”

此后,朱振楠便开始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他意识到自己的六级成绩并不理想,于是积极备考雅思;因为有学术研究偏好,他投入时间在科研学习中,最终准备了一篇能体现科研潜力的论文;由于面试经验欠缺,他就定期约上几位朋友互相模拟演练……

图片

朱振楠在第二届全国国际经济学本科生学术论坛上汇报

 

第二关:心态修炼,把焦虑“关起来”

 

朱振楠发现,保研之路充满挑战,不可避免地让人焦虑,尤其是在4至6月的关键阶段。此时,大家的生活往往被夏令营报名和课程学习等事务塞得满满当当,忙碌得无暇他顾。朱振楠认为这正是保研与考研最大的不同之处,需要在短时间内多线程应对各种形式的高强度考验

然而,夏令营季录取结果犹如“开盲盒”,永远无法预知下一封邮件是“恭喜你”还是“很遗憾”。面对这些情况,朱振楠拥有自己的“心态秘诀”:你不是不够好,只是不适合那里。每一次被拒时他允许自己emo十分钟,然后就去吃顿好吃的,去操场跑个6.6公里,甚至可以花上几个小时写一幅书法作品,归来又是一条硬汉。朱振楠总是反复告诉自己“跌倒了也要爬起来”,因此他即便收到多份拒信也没有气馁。

 

图片

朱振楠作品入选“世纪中大,山高水长”书画摄影展

 

第三关:探索兴趣,志向没有“边界”

 

成长于农村的朱振楠,自幼便对自然与人文地理怀有浓厚兴趣,这种热忱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他在本科阶段涉足地缘政治相关的贸易研究,并期望在研究生阶段能更深入地融合专业知识与个人兴趣,对农业与环境经济领域进行探索。

评估自己的未来需求之后再做出的决定,让他在备战中更有热情,也降低了后悔的可能。在很多经管专业的同学看来,他没有追逐清华经管、五道口或者北大光华等知名院系,似乎是个“异类”,但他始终心怀农业情系农村,愿意把论文写在祖国田野大地上。朱振楠认为,保研一路走得就算不轻松,但他一直有着“至少没丢掉自己“的底气。

 

图片

朱振楠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参加项目预调研

 

朱振楠常说,兴趣会在人焦虑的准备过程中赋予我们更强的动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使很多相关知识更加深刻地印刻在脑海中,甚至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灵感。他及时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找到了真正的兴趣所在。

在学术训练的过程中,他不仅掌握了多种科研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进一步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深刻理解。朱振楠积极参与“星火计划“本科科研训练营的培训,在张睿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成功完成了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并获得了学术论坛的录用及口头汇报的机会。

朱振楠曾任商学院第一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文化部负责人,从春节风俗分享活动,学院合唱团的建设到中山大学99周年校庆深圳校区草地音乐会,他和学生会的同学们一起策划、执行,每一次活动都比上一次更细致。他深信,在学生组织的这段时光里,最为珍贵的收获是结识了许多挚友,大家在生活与学习中相互扶持、彼此激励。

 

图片

朱振楠参与中山大学2023年“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合唱比赛

朱振楠想告诉大家:

保研更像是一次关于“认识自己”和“相信自己”的自我沉潜的旅程,也许它不总是顺风顺水,但每一步都算数。青春的底色从来不是“赢”,而是敢,别怕慢,也别怕弯路。只要你高效地利用学院和老师们提供的资源,找到自己的节奏,往前走,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升学榜样:唐思语

图片

商学院2021届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保研至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

GPA4.06 专业排名3/200

2023-2024学年综测排名专业第一

曾获李学柔奖学金、国家奖学金

中山大学一等奖学金

曾任商学院团委学术部负责人

广东大学生“百千万工程”项目《“醒狮薪火”非遗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行动》负责人

曾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高水平期刊(SSCI Q1)1篇

 

    “我更想分享的是保研这一路上的心态转变、自我重建,以及一些真正帮助过我的思维方式和具体方法。希望它能在你焦虑时,提供一点思路;在你迷茫时,点亮一个方向。”

 

英语是保研的“准入证”而非加分项

 

     大三年级寒假曾是唐思语最焦虑的阶段之一。当她整理夏令营入营数据时,才发现自己低估英语成绩在经管保研中的重要性,现实远比想象中“卷”,那一刻她意识到英语不是加分项,而是能否进入候选池的基本门槛。面对着几乎裸考的四六级成绩,她不得不重新正视它,并用更加系统和量化的方式去提升。

    她将“提高英语”这个模糊的目标拆解为具体维度。比如听力方面,坚持精听英语材料,提高听力敏感度;阅读方面,训练快速阅读方法和技巧,积累专业表达;写作与口语方面,建立属于自己的“金融场景语料库”,从研究报告和顶级期刊的摘要中提取高频表达与结构模板。此外,她也尝试将标准化考试本身当作能力训练的平台,即使分数暂时不够理想,也可以从中获得反馈并不断进步。比如练习雅思口语题库锻炼即兴表达和答题框架,可以在英文面试中能够迅速组织思路,灵活作答;又如借助雅思阅读技巧提高英文文献的速读与要点提取能力等等。

图片

唐思语在牛津大学参访

 

做好信息管理,在标准赛道外找到属于自己的引力波

 

    大三下学期,唐思语也曾被保研公众号、小红书等“99+”的消息淹没,此时她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断掉“比较坐标系”。她屏蔽了所有保研相关信息三天,静下心来,在纸质笔记本上写下三个问题:我有哪些真实存在的优势?我的“错位竞争力”是什么?哪些短板是可以补救的?

     从那之后,她不再被碎片信息裹挟,而是开始“反向利用”信息。她将经验贴内容分类折射为三类有用的养分:

      一是硬规则,即项目对成绩、分数等的实际标准;

      二是软技巧:行为面试中“埋梗”“抛问”“自圆其说”的策略;

      三是认知偏差:那些你以为是劣势的地方,可能恰好是项目看中的稀缺性。

     她发现,认清楚自己,才能精准提效;识别好信息,才能不被信息淹没。

图片

唐思语在学院团代会上发言

 

面试中,比完美回答更重要的是思维温度

 

     唐思语认为,真正打动老师的从来不是一个“完美标准答案”,而是如何思考、是否具备与他们展开真正学术对话的能力。她曾在面试中只顾机械地回忆书本内容,却无法将其与现实背景或时事联系起来,当脱离熟悉的题型时,便陷入语塞的困境。这次经历让她意识到,知识只是基础,而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思维的弹性与迁移能力。为此,她开始总结自己的“三层应答法”:首先,快速回应问题核心,展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其次,尝试拓展理论的应用边界;最后,提出开放性思考。

     唐思语逐渐意识到,面试不仅在考察你“知道多少”,更在观察你“如何思考”。有时,比起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更能打动老师的,是你愿意一起探讨问题边界的真诚与热情,是你敢于说出“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但这是我目前的理解。”

 

图片

唐思语参与中山大学第一届创新创业发展论坛保障工作

唐思语写给正在跋涉的你

     回望这段旅程,最珍贵的也许并不是那一纸录取通知,而是我们在一个个深夜自我怀疑的时刻,学会了如何把焦虑具象为待办事项,把挫败拆解成可执行的清单。那些啃下的英文文献、磨过无数次的模拟答辩、甚至在崩溃边缘于操场一圈圈奔跑的自己,都在悄然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人生底色。如果你此刻正为一个细节而纠结,正因一次失利而痛苦,请相信这种“不完美”,正是成长最真实的注脚。保研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开始主动面对复杂、学会自我迭代的第一课。

    前路尚有星光,愿你我都能在追寻中,照见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