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商学院志愿者在新羌社区持续开展“中华小课堂”志愿服务活动

  

  “中华小课堂”第二期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中山大学商学院坚持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在深圳光明新羌社区持续开展“中华小课堂”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展现当代青年学生的良好风貌,弘扬青春正能量,促进校地关系和谐稳定。

  

  今年是“中华小课堂”第二期,志愿者在社区开设多次不同主题的趣味知识课堂,引导社区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韵,领略艺术之美,树立正确观念,累计服务超二百人次。

  

  

  关注生活,树立性别意识与尊重

  

  3月初,商学院志愿者们围绕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身体、心理健康进行知识讲解,讲授如何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识别校园霸凌现象和防范策略,帮助社区青少年加深性别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志愿之力助力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

 

  

  鉴赏音乐,感受日常生活美丽

  

  3月末 “用耳朵去‘看’电影——影视音乐鉴赏”中华小课堂在社区开讲。在课堂上,社区青少年鉴赏精选电影音乐片段,用心感受电影与音乐的魅力。志愿者们向社区青少年讲解电影中的传统音乐艺术元素的文化内涵,将美育与德育的融会贯通。

 

  

  传播文化,了解清明传统习俗

  

  伴随着清明节的到来,商学院志愿队携手新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向青少年儿童讲解清明节传统文化。社区儿童深入了解了清明节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和它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新时代清明节日已成为缅怀英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节日。

 

  

  以棋益智,传承发扬国粹文化

  

  4月,中华小课堂志愿活动为社区青少年介绍了中国象棋与围棋的摆法和基本规则,并在现场组织个人挑战赛,引发了社区青少年对传统棋类益智游戏的浓厚兴趣。

  

  棋类之道,皆在掌握。一步一着,智慧无边。通过对象棋基本规则的学习与实践,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传统益智游戏,也在实践中提高了专注力、判断力。

 

  

  安全第一,食品安全与自我保护

  

  食品不仅是人们主要的营养来源,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华小课堂”志愿活动切中社会热点与高关注度事件,为社区儿童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科普了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维护自我权益。

 

  

  “中华小课堂(第二期)”延续第一期活动模式,广泛动员商学院学子积极参与、精心准备,志愿者以极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带来了趣味横生的知识课堂,为社区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志愿活动得到了社区的高度评价,并得到深圳晚报、宝安日报等媒体的持续关注。中山大学商学院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持续发扬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

 

媒体报道